最近熱門食品安全新聞-胖達人出包事件,廠商丟出了「天然香精」試圖迴避問題,結果惹出更多麻煩,造成經營危機。但「天然香精」的說法,引出一個更讓人懷疑的問題,「天然香精」就真的天然嗎?「天然香精」是從哪來的?很多食物的成分標籤上的「天然」背後有沒有隱藏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?
台灣對食品規範,很多部分和世界標準同步,而在美國,對「天然添加物」的定義並不是正面表列,而是不含有「人工色素、人工香料、人工合成物質」,就可以稱作「天然」。這種模糊定義給了食品工廠很大的操作空間去吹捧「全天然」這個深受消費者買單的廣告術語。但消費者並不知道「天然」的成分,可能已經經過水解、蒸餾、乳化等等過程,轉化成完全不同的味道。加工後的「天然添加物」和「人工添加物」其實都是已經是化學製品,唯一的區別只是「天然添加物」原料來自天然物,「人工添加物」是完全合成製造。
還不夠清楚,對吧?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一些讓人吃驚的「天然添加物」。
海狸肛門腺–> 香草冰淇淋
食品廠商用海狸肛門腺提煉出的「海狸香」,可以提升「香草」和「覆盆子」的香味,你如果吃過香草冰淇淋,那海狸的肛門分泌物應該就曾是你口中的美味佳餚…..
粉碎甲蟲 –> 果醬
常在食品包裝上看到天然色素:胭脂紅/天然紅4號,來源是一種生活在帶刺仙人掌果種的淺灰色介殼蟲,成熟的蟲體內含有大量的洋紅酸,所以壓碎的蟲體經過提煉就成為豔紅色的天然染料,使用在各種果醬、飲料、糖果中,所以有些果醬其實是葷的。
膠蟲樹脂 –> 亮亮甜點
泰國和印度的一種雌膠蟲,會分泌樹脂成棒狀,經壓碎除去蟲體純化等過程,就是塗在巧克力或糖果外的亮光膠,讓甜點看起來更誘人。
人類毛髮/鴨毛 –> 麵包
L-半胱氨酸能幫助麵糰發酵,被當作麵糰改良劑以改善麵包和烘焙食品的的口感,而L-半胱氨酸大部分是從人類毛髮或鴨毛提煉出來的,所以吃麵包配頭髮可能是大家有的經驗。
以上的「天然添加物」是否都讓你心驚?所以千萬不要太過相信食品廠商標示的「天然添加物」,就是你想的那種天然,食物還是盡量吃原形、少添加,才能吃到「自然真滋味」。
(資料來源:Bruce Bradly、Organic Authority 圖片來源: 1、2、3、4)
EZTABLE 致力於中高端餐廳服務,嚴選全台優質餐廳,陪您共度歡聚時光!歡迎訂閱EZTABLE IDEAS,跟著我們一起吃喝玩樂!

發表迴響